关键字外商投资产业结构
经过20多年的进步,国内已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具吸引力的国家之一,国内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资吸收国,2003年,国内吸收外商投资达到540亿USD。外商投资的很多涌入,对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外资充分借助国内改革开放的打折政策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投资传统产业和有关产业, 很大地推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1外商投资带来很多新品和新技术,形成了新的产业
外商投资企业中,技术水平常见高于国内原有水平。比如,北京的一项调查表明,北京工业系统的外商投资项目中,81%引进海外先进技术,使这类企业技术水平提升了15年左右。北京GE航卫的CT机令国内在这一范围的生产水平前进了30年,上海英特尔引进了全球性能最佳的台式机微处置器封装与测试生产设施。这样的情况不只在机电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常见存在,而且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也较为普通,在轻纺等行业中从事外来加工贸易的企业,其技术水平、商品档次远远高于原来的国内企业。
最好的例子就是国内IT产业的进步。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外商来华投资于IT制造业,其中既有INTEL、IBM、NOKIA等著名跨国公司,也有很多“隐姓埋名”为跨国公司从事OEM生产的台资企业,致使国内从一个电子工业相对落后的国家飞速崛起为世界IT产业非常重要的硬件制造基地之一,对国际IT商品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外商投资促进了出口商品类型增多,结构优化
商品的出口竞争优势是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直接表现,出口商品结构是产业结构的外在反映。过去10年,国内外商投资商品结构的动态优化趋势十分明显。早期国内外商投资以纺织、服饰、玩具、鞋帽等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伴随愈加多的外商企业来华投资,机电商品的比重愈加高。
2002年,外商出口机电商品1 169.93亿USD,占外商出口商品总额的65%,占全部机电商品出口的74.3%。外商出口商品中,计算机、通讯设施、视听商品占有关键的地位。
2002年,外商出口高新技术商品606.26亿USD,同比增长了46.2%。
3外商投资提升技术开发能力,促进了技术进步
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与管理“外溢效应”通过三种渠道促进了有关工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第一条渠道是商品的扩散与角逐,因为很多外资企业是兼顾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由外资企业带来的很多新品投入国内市场,一方面培育了国内需要,其次也为国内企业开发与生产相同种类商品提供了示范,移动通讯市场的扩张与制造业的进步就是明证。第二条渠道是外资企业对配套企业的订货需要与技术支持,大大提升了国内配套企业的技术水平与商品水平,使其商品可以达到国际市场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外资企业国内增值率和国内采购不断提升,形成了跨地区的采购互联网,同时,在国内沿海区域形成了一些产业特点明显的产业聚集带。第三渠道就是技术与管理职员的流动,传播了一流的技术与管理。广东通过与外资合作,结合广东的实质,打造了一条依据国内大中型企业打造技术中心,使大多数科技活动进入企业的科技体制改革的道路。这种科技生产一体化适应机制开始与发达国家现行机制相接近,效果显著,使广东的科技成就实际转化的比例和企业的科技活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4外商投资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进步
外商投资在国内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中起了巨大有哪些用途。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高新技术产业达成了高速增长。
1998~2002年,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超越24%,高出全部工业产值15个百分点,对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高新技术商品的出口占全国出口额的比重上升到25%左右。
2002年,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工业生产值突破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3.26%,高新技术商品出口额达677亿USD,增长45.7%,高出全海外贸出口增幅达23.4个百分点,其中,外商投资占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一半以上,占申请专利数的2/3,占出口值的3/4,这个趋势伴随国内外资引进的不断增长而加速进步。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