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琪觉得到目前为止美国经济还没衰退,只不过下调,这次下调绝不是短期就能过去的。“可能还要一两年的时间,这对大家的出口影响就非常重大,所以大家必须要做好充分的思想筹备,大家还要过一个相当长期的紧日子”。对中国的第二个影响是有关银行的损失。其实从媒体公布的有关资料和金融上市企业的有关年报可以看出,工行、建行、招行和其他不少银行购买了美国的“两房”(房利美、房地美公司)和雷曼企业的债券。
基于这一点,陈东琪觉得美国金融危机对大家的影响还是很直接的:“尽管额度好象不是太大,只有几百亿,但折合成人民币也是好几千亿人民币,而且肯定还有一些是大家现在还不了解、没披露的损失,所以这方面的损失也不算小”。
第三个影响则是潜在的危险,由于大家持有些国际外汇储备对姥爷布的数字是18000多亿,其中美国国债大概5、6 千亿的样子,而金融危机的发生对大家持有些美国债券事实上应该还是有一些影响。
第四个影响则是因为海外资金流出致使的股市房产市场的疲软加剧。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涉及的都是一些大的投行、老牌银行、大的投资中介商等要紧金融机构。特别是像刚刚破产的雷曼兄弟已经有158年的历史。而全美500家银行中,到目前已经有117家面临破产。
在这样的情况下, 遭到牵连的企业数目多范围广,资金困难的美国企业为知道决本国金融危机的困难,在中国的有的资金就不能不套现,譬如在房产市场的套现,在一定量上影响大家的股市和房产。陈东琪觉得,这种影响伴随美国金融危机的加剧还将进一步放大。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就是市场信心层面了。美国毕竟是一个金融体系比较发达的国家。各种监管机制进步比较完好,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出现问题,难免叫人担忧本国的金融体系。中国的银行体系在国有流通股的条件下应该不会有非常大的冲击,但心理影响还是存在的,各国都有我们的金融担忧,特别是对资本投资者的心理影响不可小觑。
所以陈东琪觉得,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要做全方位的评估。对于美国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深化,大家要做好防范筹备。
应付
美国金融危机既然对中国经济范围带来如此广泛的影响,那样有哪些手段可以应付呢?
第一,美国银行面临破产的时候,必然会有并购的需要,“大家应该看到这是大家银行的一个机会”,陈东琪指出:“以前美国不想让大家介入这一范围,目前他们面临破产想让大家进来了。但这里有一个时间的问题,我觉得必须要小心,千万别着急,要把财务情况、业务状况等一些真实的状况摸了解再做决定。
另外,陈东琪觉得应该预防热钱集中很多撤离。由于美国与国际上的资本热钱为知道决我们的燃眉之急,撤资肯定不是个别现象,“大家要加以密切跟踪、监管,看看这个资本是哪种状况,做到心中有数,预防大幅度撤离现象”。在信心层面,陈东琪觉得要从宏观的总量政策上面、尤其是货币政策上面有一些微调动作,提振或者稳定市场的信心,以防市场信心层面对国内市场打击太大。
再就是美国资本市场对国内产业市场的影响,尤其是制造业市场的影响,陈东琪觉得要采取一些相应的支持和保护手段。预防影响的深化带来制造业的过快降低。预防出现一个滑坡现象引起的就业降低与企业大规模的亏损。当然更要紧的是政府方面要有一些基本的手段。还要治本,立足规范建设,加快有关规范的改革,包含新股发行规范、IPO规范、上市企业的分红再筹资规范、市场的投资者管理规范、有关的政策信息披露规范等。在银行层面来讲,应该加大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的打造,“大家要预见、知道、监管银行大的金融活动”,陈东琪强调。
不过,虽然应付是需要的,但也不必过度紧张,陈东琪指出,此次调整与前三次调整还是不同。1985、1988、1996 年的三次调整都要比这次强烈。“本轮调整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调整率都比前三次要明显的低,所以经济过热的程度和通货膨胀的程度也要比以前的低”,陈东琪觉得,经济向下调整应当说比前几次要温和一些。另外大家目前有三个盈余做支撑。第一是财政盈余,大家的财政收入增长非常快。第二是贸易盈余,大家1-8月的顺差比上半年的顺差虽然是降低的,但大家毕竟还有盈余,数据表明:7月贸易顺差为253 亿,8月为286 亿。
“大家全年的顺差可能在2300- 2500 亿之间”,陈东琪预测。而第三个盈余就是大家目前有比较大的外汇储备,“前三次调整期间大家基本没外汇储备”,陈东琪介绍。另外,大家目前的财政储蓄、企业储蓄和国民储蓄,三个储蓄加在一块超越45 万亿。大家的储蓄资源还是非常充足的。
这类[Www_LunWenData_Com]决定着大家这次的宏观调控带来的经济增长的减速,应当是和前三次不同的,“我觉得,假如调整得好,大概达成比较温和的调整。但调整的时间可能两年时间左右,总体来讲,两年时间让经济从原来的12%左右调减到9%左右是比较理想的。我觉得假如政策操作得当大概达成这个目的”。陈东琪觉得,如此就可以在国际环境重压非常大的状况下,使大家的国民经济维持稳定增长,并且可以不影响就业机会。
机会
“短期来讲是有肯定的重压”,陈东琪觉得这次的经济下调假如做一个总体的判断,企业或许会有肯定的阵痛,尤其是那些耗能多、环境破坏紧急、资源吸纳多、薪资比较低的企业遭到的影响比较大,但长期来讲是机会。“把重压转变成促进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的动力,让短期的平衡为长期的可持续增长做出牺牲,短期经济的降温为大家长期的经济兴盛做筹备”。
至于具体的机会,陈东琪觉得体目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价格体制的改革,特别是资源品的价格机制改革是好机会。“我预计,这一轮国际油价的降低或许会时间比较长,而且降低幅度会比较大,70 USD以下都大概”。这对大家的成品油的价格改革无疑是一个机会,以后的定价权可以从此逐步企业化,让企业说了算,如此就能使政府补贴降低。要不然既补高又补低,油价高了要补买家,油价低了补企业。当大家把价格放开了将来,大家只有很规性补贴了。既能够减轻企业负担,同时又可以使大家的油价体制市场化。
另一个应该注意的是粮食价格。据农业部统计,今年粮食大概超越5.1 亿吨,菜仔油、猪牛羊肉也会增产,国际上的粮食下半年也在不停地增加,所以全国今年下半年到明年粮食的供给关系或许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这样的情况下,大家怎么样稳定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保护粮农的利益?要早做提防,预防粮食价格大幅降低对农民带来冲击。
而对油、气、电、水、粮食等方面的价格改革,陈东琪给出三个词:分类、分布、渐进,也就是要讲方案不可以一刀切。由于要逐步推进。
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不少改革也可以在这期间进行,譬如可以加快利率市场化,“渐渐的试验,让不一样的商业银行之间有比较大的自我选择权,确定我们的贷款利率,从而加快他们的角逐能力,”陈东琪说。
汇率规范改革,税制改革,国有产权、企业规范的改革也都可以在这一阶段达成。“总之经济调整时期应该说是价格改革很好的机会,大家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在这个阶段,陈东琪觉得政府还应该做好两件事,一是减税涨薪,政府给企业减税,企业给工人涨薪。扩大内需,有力提升大家的大众消费购买力。所以减税是将来大家财政对经济增长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第二是与其留着不少的外汇储备,还不如搞更多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于从长远来讲是肯定需要的。而外汇储备事实上大家总在受国际资本市场带来的风险重压。这让大家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把更多的国家盈余用于长远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够避免金融风险,对大家的长期进步来讲是一个巨大的动力和后劲储备”,陈东琪觉得:“大家必须要看得远一些,有一个长远的视线,长远的谋划和计划,如此的话,即便大家在经济调整时期降低二三个点,但大家可以有不少收成,为下一轮经济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