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料与办法
1.1 一般资料
产后缺乳病人共60例,均系1998~2005年门诊产后妇女,年龄22~39岁,其中初产妇53例,经产妇7例。病程最短2天,最长3个月,其中产后1周内23例,产后第2~3周25例,产后1个月余9例,3个月左右3例。
1.2 临床表现
病人均为产后,乳汁量少,或挤压后点滴而出,胸部胀痛或有或无,扪之柔软或均匀胀硬,皮色多不变。
1.3 辅助检查
病人血常规检查基本上都在正常范围,没急性炎症表现。
1.4 诊断标准
依据1995年国家里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1]。
1.5 治疗办法
1.5.1 内治
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30 g,党参15 g,当归10 g,白术10 g,橘皮10 g,升麻6 g,柴胡6 g,甘草3 g,炮山甲10 g,王不留行15 g,路路通15 g,桔梗12 g。另加七孔猪脚之蹄甲1付[1],八爪鱼1只。将猪蹄甲、八爪鱼与炮山甲先煎30 min,再将它他药物加入同煎30 min,复煎1次,共取药汁约400~500 ml,分2次温热饮。
1.5.2 外治
先用神灯或红外线热疗仪予以每侧胸部治疗20~30 min,然后用急性乳腺炎郁滞期治疗之手法(揉抓排乳法)将病人郁积的乳汁予以疏通。必要时第2天重复1次。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