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地理下册期中要点汇总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高中三年级的地理学习,是让新旧常识合在一块,愈加充实自己。
1.高中三年级地理下册期中要点汇总 篇一
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
1.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一样,是地理环境进步演化是什么原因,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2.植物光合用途和呼吸用途充分体现了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
3.其他形式的物质运动
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如水循环、碳循环、氧循环等,总是跨越圈层界限,它们既是圈层相互联系的纽带,也是圈层相互用途的体现。
光合用途意义:
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物质运动
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能量交换
2.高中三年级地理下册期中要点汇总 篇二
影响气温的原因
1.纬度: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
2.地形: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
3.海陆地方: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
5.天气情况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3.高中三年级地理下册期中要点汇总 篇三
大方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大方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方增温、大方辐射、大方逆辐射
大方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用途
①吸收用途:具备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极少。
②反射用途: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用途最显著。
③散射用途: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可以到达地面。
大方对地面的保温用途
大方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方逆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方逆辐射越强。
大方垂直运动
地面冷热不均。大方水平运动:水平充气压力梯度力,形成风
热力环流。,山谷风、海陆风、城市热岛。
4.高中三年级地理下册期中要点汇总 篇四
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区域,出现极昼现象。夏至到秋分,秋分到冬至,北半球昼渐渐变短,夜渐渐变长。
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区域,出现极夜现象。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状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5.高中三年级地理下册期中要点汇总 篇五
气候种类
热带的四种气候种类:各月均温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种类差异较大
热带雨林气候(长期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长期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区域,冬天风靡东北风,为旱季,夏天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
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移来时,是湿季,信风移来时为旱季,农业活动在雨季播种,旱季收割)
_热带气候种类:冬天最冷月均温在0度以上,全球只有两种气候种类:
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纬30?——40?国内的西岸,地方在西风带和副高之间,冬天温和多雨,夏天炎热乾燥
_热带季风气候:冬天--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天--夏天风--高温多雨。
温带气候种类:除海洋性气候外,冬天最冷月均温以0℃以下。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国内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55?国内东岸(_热带季风的高纬一侧),受冬天风影响,寒冷乾燥,受夏天风影响,高温多雨。
温带国内性气候:全年受国内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有,降水主要在夏天。
6.高中三年级地理下册期中要点汇总 篇六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①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③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区域正午高度角一年中值,?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区域正午高度角一年中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值?⑤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
7.高中三年级地理下册期中要点汇总 篇七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比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率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率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率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通常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8.高中三年级地理下册期中要点汇总 篇八
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依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近日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近日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天,南半球为冬天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近日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天,南半球为夏天
依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假如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应该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9.高中三年级地理下册期中要点汇总 篇九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太阳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
周期恒星年恒星日
角速度平均1o/日日前点快远日点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o
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现在是23o26’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10.高中三年级地理下册期中要点汇总 篇十
热力环流的性质特征
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充气压力——阴雨
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充气压力——晴朗
垂直方向的气温充气压力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减少,但空气变稀,充气压力减少。
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来自国内的气流——干
两种性质不一样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