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报是高校的展示窗口,是报纸行业的要紧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校园文化走向,推进了校园舆论进步,是学生能力展示的平台,思想交流的桥梁。因此,校报的创办需要一支素质过硬的学生队伍构成。那样,高校校报记者应具备哪种素质,又应当怎么样培养,这便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1、校报记者的基本素质需要
(一)捕捉素材能力
作为一个记者,就要对周围的环境及周围的人、事、物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校园生活本是平淡无奇缺少社会日常的起伏变化,而校报记者就需要在如此平静的日常找出细微变化,找出能作为新闻素材的大小事件,找出能作为榜样标杆的出色学子,找出反映校园变化的微小动态。如果是大学生记者缺少察看力,很难捕捉周围事件,便非常难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
(二)好的交流能力
作为一名记者,了解与人相处之道,能和人好的交流交流十分要紧。第一,在发现新闻的同时,总是会与当事人进行交流,知道新闻细节,挖掘事件背后的真相,凸显新闻价值;第二,在平常的日常,也应该注意通过平时的交流发现新闻点,通过适合的交流获得所需信息。新闻资料积累的越多,写出的新闻就越生动,越饱满。
(三)扎实的文字功底
在将素材整理撰写成新闻的过程中,扎实的文字功底必不可少。新闻的写作不只需要表达出事件的经过,还需要具备肯定的写作方法。得体适合的言论不只能公正客观的陈述事实,叙述真相,还能为读者带来不同的也阅读体验。学生记者一般初生牛犊,语言表达未必老练成熟,这可以通过后天练习来弥补。比如坚持每天例行写文,每阅读数条新闻等。
(四)适当的时间安排
大学社团活动无一例外需要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大学应是以学习为主,课外活动为辅的生活模式。记者需要在学习与采访任务中找到适当的平衡,记者的工作必须要在保证不落下学习任务的状况下完成。
2、校报记者的培养与练习
(一)强化思想教育
为培养记者团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建设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念,笔者觉得学校可以从下述三个方面对记者推行思想政治教育:(1)按期召开记者会,向记者传授先进政治思想,提升政治素质。同时为他们介绍校内外及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剖析目前政治局面,从宏观上和微观上促进记者对政治思想的认知。(2)在平常工作中,校管理组织应多向学生传达学校的政策、任务和工作要素,确保记者的思想和学校维持统一,报道的动向时刻围绕着学校的中心工作,维持记者思想的先进性和实效性。(3)在记者团管理中,将共青团纳入到记者团管理工作,监督记者的政治思想是不是走在合法,规范和加大记者们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强化管理建设,规范管理规范
1. 举行例会制,组织经验交流。例会规范是实行民主管理的有效渠道,可以让记者充分表达自己建议,加大记者间的经验交流。例会可分为管理层例会和普通例会。普通例会每月一次,用于总结本月经验,安排下月工作,加大学生间经验交流,提升业务素质。同时,该例会还有一项要紧任务:报纸审评。针对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稿件进行剖析审评工作,学习其中的出色精华,提出不足之处引以为戒。
2. 加大记者自主性建设。在普通的校报编辑整理过程中,学生一般饰演者帮助者的角色,并未参与到报纸采编的中心环节。这种现象致使记者被边缘化,自主意识和自我表达被扼制,自我能力得不到充分展示。因此,学校可开辟学生专栏,该专栏专为学生而设,从稿件的策划、采写、编审、印刷全由学生完成,校编辑部只对其进行出版前的审核工作。这种专栏形式就能让大学生充分行使自主权,给了他们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了学生的存在乎识,激起了工作积极性。通过学生专栏,不只使学生的记者能力得到训练,还丰富了校园舆论建设。
3. 打造评价与奖惩机制。要提升大学生记者的工作积极性,打造奖惩机制与评价规范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学校设立有关条约,通过《大学生记者团评优方法》、《大学生记者团考核标准》等对记者单位时间内的工作内容进行考核与评价。打造以发稿量为主的量化指标,将一学期内发稿总数不达标记者作劝退处置。对稿件的优劣进行考评,以读者认可度为标准,推选出“最受青睐新闻稿”和“最好记者”等出色奖项。获奖状况同期末总评和奖学金规范挂钩,并将作品推举到国家级刊物和评比中,进一步为学校为自己收成荣誉。
4. 创造学习机会。要提升记者的综合素质,还需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大学生不是专业记者,总是能力有限,学校可以采取按期培训,举办讲坛的形式,加大学生的记者理论常识;拓展新老成员两两配对,以老带新,老师也可以从旁帮助,言传身教,加快新人对记者工作的适应。还可以拓展新闻体验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参观新闻单位的运作,感受同行记者的能力与素养。通过种种手段,从各方面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加大。
3、结语
总的来讲,大学生记者的培养,可以从思想教育,管理建设,学习心得三个方面来进行。培养一种能力需要长期的过程,大家在打造了培养计划之后,应将它落实,确保推行,如此才能切实加大记者团整体素质,提升校报水平,为国家输送更好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