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 04-0136-02
教学活动是高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核心环节,教学档案是对高校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和体现,完整、全方位地采集教学档案,并系统地整理档案是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要紧环节,完整、详实的教学档案是高校教育教学水平、水平的真实体现。教学档案不止是教与学的材料整理和采集,还包含教学习管理、科学研究等活动,材料需经过采集、积累、立卷、归档等一系列工作程序,才能形成完整的教学习管理档案。伴随信息化年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渗入到大家的工作与日常,怎么样将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融合,并行之有效地采集、整理和保存档案,是值得大家深入探究的课题。
1、教学档案的常?管理与建设
高等学校是一个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实践革新、就业进步等于一体的多学科、多环节的科学文化机构,高校教学习管理具备肯定的可持续性、复杂性和特殊性。高校教学习管理工作是将各项要紧的教学材料分类整理,是保障教学资料完整的基本首要条件。
教学习管理档案一般分为学籍管理、教学习管理、科学研究、师资建设及其他项目等几个方面。现在,大部分高校均设有档案室,档案室有专兼职职员负责管理,各部门机构的档案由各自的档案员管理,按期根据归档时间和范围进行采集、整理、立卷,如此的传统归档分类方法可以系统、有效地整理各类教学档案,可以防止遗漏要紧文件,保障教学资料有据可依。
2、教学习管理工作的近况
1.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近况及存在问题
高校教学习管理是一项具备长期性、持续性、周期性的统筹各项教学活动的工作体系,是高校平时工作的要紧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高校为评估着力引进大量人才,致使人才输入的整体水平不平衡,有的被分配到行政管理职位的人,未经过正式培训,对职位工作认识不充分,加上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较低,非常难短期内适应教学档案管理工作。
不少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职员是兼职职员,有的是由教学秘书负责的,教学秘书本身负责教务、行政等多项工作,身兼数职的他们对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也未经合法档案管理培训,档案意识薄弱,加之职位流动性较大,交接工作也会干扰档案管理的持续性,容易导致要紧文件遗漏或丢失。很多高校教师的档案意识也非常薄弱,他们一边机械性的完成各种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拟定,上交给有关部门后,总是忽视了存档的重要程度,以致以后用时没办法保证材料齐全。大部分高校教师对档案管理的认识不全方位,在科研成就归档工作上,一般不愿提交我们的科研成就给档案管理职员,错误的觉得上交材料归档会弄丢我们的科研成就,提档程序麻烦,影响以后再借助,总是选择自己保留科研材料,对档案管理工作看上去并不认同与支持。
2.档案管理规范需健全和规范
教学档案是高校教学习管理的要紧组成部分,大多数高校拟定了档案管理规章规范,但就档案工作近况来讲,归档规范并不完善,拿大家学校来讲,只不过针对归档范围和档案管理职员的职责进行规范,归档范围只不过有针对性地对少数需要归档的文件资料进行了划分,没明确平时管理的文件处置问题,对于档案提取、借阅等程序未作明确需要,比较容易导致未准时归还档案,档案流失等这类问题。
另外,大部分的高校是为了迎评,临时成立档案室,导致档案室基础设施单一,管理条件较差,档案室没设专人进行管理,档案管理职员一般均为教学习管理职员,对档案意识可有可无,未看重档案管理工作,导致档案资料采集困难,档案借助率低下。
3、教学习管理档案的互联网化建设与进步对策
1.高校教学习管理档案互联网化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教学习管理档案系统庞大,资料琐碎、复杂,人工管理困难程度增大。伴随互联网化年代到来,教学模式与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教学习管理的档案也可尝试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相结合,会是一条新的道路。传统的教学习管理档案一般是由各部门的档案职员对材料进行采集、整理、立卷,再统一到档案是进行归档,这对档案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需要非常高,电子档案的形成会适合减轻档案员的工作困难程度,在高校电子档案管理软件中,系统对归档范围进行有序分类,由各高校互联网职员专门负责按期维护,各部门会分配到一个账号,各部门专职档案职员需保证线上与线下同步更新,教学习管理材料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培养策略等均可上传到电子系统,没办法录入的要紧材料可以拍照上传,各档案员需经过电子档案系统的工作培训,档案系统的管理实行问责制,一旦出现问题,由档案员负全部责任,如此也对档案材料有效地进行了备份,有效防止要紧材料丢失。
档案的互联网化建设可以有效防止传统方法管理不当,导致档案资料遗失,电子档案既是传统档案的延续,也是后备力量,互联网化档案管理保证了档案的时效性和持续性,为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提供了要紧保障。
2.教学习管理档案的进步对策
目前高校对档案管理愈加看重,教学习管理档案关乎到一个高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水平的体现,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的进步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2.1 培养档案职员综合素质,加大档案管理的责任感
高校教学习管理档案的全方位性是由档案管理职员的工作素质和能力决定的,档案管理职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保证了档案的水平。做好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提供档案管理职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常识水平,需要不断加大对档案管理职员的专业常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培训学习,同时也要组织档案管理职员参加信息化技术的培训,保证专业常识水平和互联网技能的提升。同时,高校要努力提升档案管理职员的福利待遇,对于兼职管理职员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的奖励待遇,鼓励档案管理职员申报档案专业职称,通过组织专业培训和提升有关待遇,稳定档案管理职员的队伍,增强档案管理职员的工作意识和责任感。
2.2 健全档案管理规范,打造完善工作机制
依据学校实质状况,拟定和健全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规范,规范管理职员的工作职权,明确归档范围,同时打造各部门的档案管理责任制,发动所有教师一块加入档案采集和整理工作,根据归档范围统一大全到档案管理职员处,由管理职员进行第三整理分类,保证档案的齐全和完整。学校安排教务部门有关职员对各部门教学档案进行按期检查和推行奖惩规范,发现问题准时查找、解决,让全体教师都加入到档案工作中,使教师们从思想上看重档案工作,也间接维护了他们的教学成就。
2.3重视平常采集管理工作,保证科学归档
一般高校的教学档案工作是按教学年进行统一归档上交的,平常采集、整理工作看上去非常重要,各部门档案管理职员应拥有实时整理意识,每学期至少拟定三个时间段,第一段时间组织教师们采集材料,第二段时间由档案职员进行分类整理,第三段时间作为档案的预立卷,每学期进行实时整理,同时保证了每学年的档案整理工作稳步进行。 综上所述,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是有庞大的体系的,除去对档案管理职员有严格的需要外,还应积极进步高校教学习管理档案的互联网化建设,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积极促进电子档案的进步,组织全体教师加入档案管理工作中,集合每一个人的力量,才能促进档案管理工作长期稳步的进行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