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档案馆的基本功能
(一)档案安全保管基地
这是档案馆最基本的职能。国内的档案馆建设起于20世纪50年代,在看重历史积淀的文化传统思想的引导下,便掀起了建设档案馆的“首次浪潮”。档案馆作为档案安全保管的基地这一基本属性是不会发生变化的。然而伴随时间的飞逝,档案馆的一些库房建筑在?v经沧桑后出现了威胁档案安全的原因;并且,伴随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进步,档案载体形式的越来越多样与电子文件的出现和备份等问题,都对档案馆保存档案的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需要,打造一个安全系数高、科技含量高,高效科学的档案库房环境是档案馆保证档案安全的基本职能,也是而今档案工作对档案馆的建设提出的新需要。
(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国内档案事业的开端,应归功于革命前辈对记载着国内悠久传统文化的珍惜意识。为了保证中国的传统文化确实可考,提出了成立专门保管这类档案的固定场合。然后伴随社会的进步,档案馆不再只是为了保管历史档案而存在的了。以原始记录性为本质属性的档案,充当着人类的“历史记忆”,丰富着人类的精神文化,同时无数历史档案真实的见证着历史史实。这类档案信息,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体现了中共在为达成中华民族的复兴所作出的努力和拼搏,也真实的记载了中华民族中华人名共和国成立前历程的各种战争和屈辱。这类历史档案的存在,是一种凝聚人民爱国情怀的强大力量,档案馆因馆藏的特征和属性应当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三)档案借助服务中心
档案的借助是档案馆三大基本职能之一。档案馆作为一种国家机构,其机构设置的总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是从事社会公益性事业的事业单位。因此,档案馆的价值取向为公益共享,提供档案借助服务是档案馆应具备的义务和职能。档案公布,是国家授权的档案馆(各种档案所有者)依法通过肯定形式将档案内容公开。档案开放,是指将各级国家档案馆保存的可以公开的保密期满的档案,解除封闭,向社会公开,供社会借助。哪个是档案开放和公布的主体取决于哪个学会档案的所有权。各级国家档案馆的档案其所有权都是国家所有,因此各级档案馆变代表国家和政府部门向社会开放档案。
2、新形势下档案馆的新角色定位
(一)电子文件管理中心
在档案管理学中好了解到,档案管理工作有“两大方面”,一是档案实体的管理,二是档案信息内容的开发借助。档案信息的开放借助,除去编研统计等传统借助方法以外,笔者觉得电子文件的出现也是档案信息内容的一种开发表现,电子文件是对纸质档案的一个载体转化,其内容和原档案没任何不同。所以说档案馆要成为电子文件管理中心,需要要转变自己应有些传统模式,提升馆内工作的科技含量,跟上科技的节奏,在保证档案安全的首要条件下,达成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
(二)档案信息借助的“主动”服务中心
第一,档案工作服务职员应该明确其自己的义务,即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面对公民的档案借助需要,不可以是“想给你用就给你用”的高傲,敷衍态度,而应该是热情的满足借助者的需要,做到更好的周到服务,将档案借助者所需要的信息尽其最大努力全部聚集起来,提供给借助者。
第二,档案工作中,基于电子文件的档案信息化服务优化建设。电子文件的出现,使得档案馆的工作增添了一个一流的新成员。通过借助电子文件和档案原件同样的真实性、靠谱性与它虚拟性的优点,可以更多的展开为公众提供借助的新途径和方法。
第三,适应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需要,档案馆应该在各级政府的帮忙下,成立一个公平、公正的信息服务平台。
第四,档案信息借助工作程序上的简捷性。繁琐的档案借助手续让档案借助者感到很疲惫和无奈。新形势下,档案馆中的借助手续需要抱着简捷通畅,为借助而服务。
综上所述,档案馆应朝着两个方向继续塑造我们的档案借助的“主动”服务形象,在保证自己特点的同时下,与时俱进,用科技来武装自己。因此,笔者觉得,在以后的进步中,国家档案馆应该充当如此一个角色:直接代表政府形象的,以科技为支撑的“主动”的档案服务信息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