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婴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婴幼儿期是生活经历中生理、心理进步速度最飞速的时期,一个人心理进步的很多关键时刻都处于这一阶段。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过:“早期的心理完善对一个人将来的进步非常重要。”在《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婴幼儿园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看重婴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看重婴幼儿心理健康。”在婴幼儿期,忽略婴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会致使婴幼儿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的产生,乃至不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而对婴幼儿进行科学的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则可以促进婴幼儿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可见拓展“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很必要的。
2、推行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办法
家庭方面。
1、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婴幼儿健康心态起到导向有哪些用途。
儿童出生之后,第一是在家庭中同意教育,可以说爸爸妈妈是婴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孩子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块,耳濡目染,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行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用途,因此爸爸妈妈的思想行为、意识习惯、情感态度等对婴幼儿个性的导向用途是十分明显的。国内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就曾说过:“孩子可以说是爸爸妈妈的镜子,什么样的爸爸妈妈就在孩子身上反映出来。假如父母是愉快的,这个家庭就是开心的,孩子生活在这种环境中自然就会精神饱满。当家庭在日常、工作中、孩子成长中遇见困境时,爸爸妈妈应表现出情绪稳定、积极乐观、对家庭有责任感、对孩子有信心,如此则可以作好孩子心理健康的表率用途。
2、打造好的家庭心理环境。
和谐融洽的家庭心理环境,可以使儿童形成活泼、开朗、健康、向上的好个性。要打造起好的家庭心理氛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看重亲子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除普通的平时接触外,爸爸妈妈应有目的地和孩子交流交流,如知道孩子的心情与想法、帮助他们面对挫折克服困难,征求孩子的建议,选择好书好节目和孩子一块看、耐心听孩子说说婴幼儿园的事情、亲子一同出游,培养生活情趣丰富精神生活等等。2、给孩子适度的爱,不要给婴幼儿施加过多的重压。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期望,能使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的关心和爱,是激起孩子积极向上的动力。但脱离孩子实质水平的过高期望,会导致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种高压状况。对孩子的缺点,应实事求是地加以剖析、开导;对孩子的需要不可以过高过急,有点滴进步就应一定和鼓励,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3、要鼓励、支持孩子和同伴交往。因为是独生子女,孩子的生活总是缺少玩伴,父母应通过各种渠道让孩子接触社会,结交朋友,如此才利于孩子形成活泼、开朗、大方的性格特点。
婴幼儿园方面。
1、婴幼儿教师要加大自我心理卫生保健,提升自己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儿童。
美国学者Witty指出:教师的病态人格将严重干扰儿童的心理健康,在情绪不稳定教师所教的班级里出现人格障碍的学生人数也较多。教师整日与婴幼儿在一块生活和活动,教师的言行和情绪时刻都会对婴幼儿产生影响。因此,教师需要拥有好的心理协调能力。教师在学会肯定的心理卫生、心理健康咨询、心理诊断、心理治疗等常识的基础上,将所学心理健康知识积极地运用到幼教工作中。这不只有益于婴幼儿教师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还能针对婴幼儿身心进步的特征进行教育,更好地促进婴幼儿心理健康地成长。
2、打造好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
在托幼机构中,婴幼儿与教师的关系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之一。婴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不融洽甚至紧张,会成为引起学前儿童心理失调的主要原因。假如教师常讽刺、挖苦、嘲笑孩子,当众损伤孩子的人格,会使孩子失去自尊;长期得不到一定,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会产生自卑感;假如教师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对待婴幼儿,则能够帮助婴幼儿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有满足感。因此,教师要多站在婴幼儿的角度,体察他们的需要、尊重他们的建议、让他们自主实践,给予他们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老师要擅长抓住每一个婴幼儿身上的亮点,引导他们看到我们的进步,使他们相信我们的优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
3、打造好的同伴关系,培养婴幼儿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研究表明:与同伴的交往有益于形成和进步婴幼儿积极的自我定义,掌握与其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性行为,为婴幼儿以后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好基础。相反,缺少甚至剥夺婴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会使儿童在以后的社会日常出现种种障碍,产生各种行为问题。
目前的婴幼儿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常被大人宠着,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同时目前的孩子大部分都是住在大门紧闭的高楼大厦里,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和居住条件,总是使孩子之间失去了不少彼此交往、友爱、合作、谦让的机会,带之而来的是孤僻、任性、依靠、自私、蛮横,做事无主见的不好的性格。教师应充分借助婴幼儿园独天独厚的同伴群体,为婴幼儿创设相互接纳、信赖、尊重的集体生活的环境。比如:组织婴幼儿一块合作完成一项任务、一块制定标准并遵守;安排一些游戏活动,鼓励缺少交往技能或性格内向、行为退缩的婴幼儿积极参加;鼓励自信、擅长与人交往的婴幼儿去和胆怯退缩的或过分孤僻的婴幼儿交朋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