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剖析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集体心理治疗的疗效。办法:收治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10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进行传统康复模式诊治,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集体心理结合自我效能干涉选行治疗。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量表(SAP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剖析,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成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和对照组BPRS、IPROS、SAPS和SANS总分值均显著减少(P<0.05);且研究组总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集体心理结合自我效能干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和社会功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精神分裂症是在很多精神疾患中最容易见到的一种,其主要表目前多种方面异常,包含思维、知觉、行为及情感[1]。该病较易复发,且复发后病人较易表现出社会功能缺点的状况,达53%。近年来将集体心理治疗作为矫正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不好的认知很有效的治疗方法。集体心理干涉可以通过团体有哪些用途,结合集体心理和行为,改变病人的心理障碍,更有益于病人身心健康和全方位康复。本研究主要针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集体心理治疗干涉,病人的BPRS、IPROS、SAPS和SANS评分明看上去到改变,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办法
2015年5月-2017年6月收治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100例,使用随机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研究组男14例,女36例;年龄32-65岁,平均(54.5±7.5)岁。对照组男15例,女35例,年龄33-67岁;平均(56.5±6.5)岁。所有病人入选标准如下: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有关诊断标准;②排除其他精神及紧急躯体疾病;③病人病情经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处于康复期,以阴性症状为主(SANS评分≥48分)。两组病人的年龄与性别等基本资料都有可比性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集体心理治疗办法:对照组进行传统康复模式诊治。研究组在传统康复模式基础上使用集体心理结合自我效能干涉进行治疗,对病人进行详细的分工并按期推行系统培训,推行办法如下。①多?积极的文体活动被用于病人,如棋牌类、唱歌KTV、球类、麻将及智商游戏等活动。②针对病人拓展行之有效的基本生活能力培训,譬如根据需要起床、用餐、洗漱、用药与睡眠等。对根据需要完成较好的病人,可适合给予肯定奖励。③拓展各种社会交往能力培训,给予病人一个舒适和温馨的治疗环境,进行彼此交谈,能有效消除病人不好的反应。病人进行按期自我感情的表达,并且相互之间进行建议和感受交换。针对病人进行3个月的疗程,集体心理干涉1次/周,1h/次。
自我效能管理办法:第一打造每一个病人的个人基本信息状况,让病人参与相应的护理干涉策略拟定,并由医护职员推行,使病人可以主动、积极地参与治疗,引导病人参与平时基本生活练习,最后依据病人实质状况进行合理调整。第二让病人参与社会行为练习,依据电视影像中的示范指导病人进行言语交流,使其能准确表达自我感受,同时在自我效能管理练习过程中对获得明显改变的病人给予准时鼓励和礼物奖励。最后保证1次/周同病人交流练习过程中的感受,察看、知道他们病情的变化状况,并准时调整培训计划。
察看指标:两组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时分别进行BPRS、IPROS、SAPS和SANS评定。BPRS共包括16项内容,使用分数1-7分的7级评分法;IPROS使用5级评分法,共含36项因子,通过总分对病人疗效和社会功能方面缺点程度方面进行断定,分数越高表示社会功能缺点越紧急;对病情缓解程度的评估使用的是SAPS和SANS。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和对照组BPRS分值均显著减少(P<0.05);研究组的BPRS分值比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和对照组IPROS分值均显著减少(P<0.05);研究组的IPROS分值比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的SAPS和SANS分值比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会有感情淡漠、不喜欢干净、缺少喜好、生活无规律等阴性症状,常规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能对病人的临床症状有一定量的控制,但不可以得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成效[2]。因为精神分裂症具备易复发和病程迁延的特点,所以慢性精神分裂症一般以缓慢方法进步,最后病症表现为衰退。假如不给予准时、有效的治疗,将会致使病人学习、工作甚至生活能力的完全丧失,而且在记忆方面和智商方面也会遭到紧急损害。现在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及病理机制不了解,因此对精神病病人进行根治是非常难的。虽然通过康复训练在临床上可以得肯定的疗效,但非常大的发展范围和提高空间仍存在于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干涉范围[3]。
选择本医院在2015年5月-2017年6月已经收治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100例,使用随机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康复模式诊治,研究组在传统康复模式基础上结合集体心理干涉进行治疗。用BPRS、IPROS、SAPS和SANS来剖析、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成效。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和对照组BPRS、IPROS、SAPS和SANS总分值均显著减少(P<0.05);研究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干预治疗后的BPRS、IPROS、SAPS和SANS总分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证明针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集体心理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和社会功能,最终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