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融稳健统计与金融监管

点击数:643 | 发布时间:2025-01-13 | 来源:www.xtxh1.com

    近些年来,伴随市场经济的深入进步,中国的财政金融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入WTO后,中国面临着金融风险相互传递所带来的风险。这对于中国构建稳健的金融体系导致了前所未有些挑战。

    1、金融稳健统计在衡量金融稳定性中的地位: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风暴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导致了巨大的害处性。伴随金融业趋向全球化,全球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和依靠加大,金融风险在国家之间相互转移、扩散的趋势也在增强。此时,在国际化的背景下,金融稳健统计成为了新时期维护国家经济稳定、提升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势必需要。

    在货币与金融统计中,对金融稳定性的审慎剖析包含金融监管统计和金融稳健统计。其中,金融监管统计是从微观层面上,对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进行监管和统计,衡量的是个体风险;而金融稳健统计则是从宏观层面上,对每个金融机构的集体行为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进行剖析和统计,衡量的是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即系统风险。

    金融稳健统计,是一个国家测试宏观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要紧工作。其核算基础是《国民经济核算》《国际会计准则》和《巴塞尔协议》,在对金融机构业务经营、信用情况的监控方面,金融稳健统计遵循审慎性原则,坚持《巴塞尔协议》中的CAMELS标准,它包含五项考核指标,即:资本充足情况,资产水平,收益与收益情况,流动性和对市场的敏锐程度。金融稳健统计涉及的统计对象包含存款机构部门、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部门、住户部门、金融市场和房产市场。其中,对一国金融稳定影响最大的当属存款机构部门。

    银行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基础,因此,巴塞尔协议一直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90年代中期来,因为国际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尽管《巴塞尔协议》中关于资本充足率的规定已经在一定量上减少了银行信贷风险,但国际银行业存在的信贷风险远未消除。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表明,即使在银行资本充足和资本水平得到保证的首要条件下,流动性出现问题也容易导致不可救药的局面。因此,在2010年12月16日,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basel III)的最后文本,并需要各成员经济体两年内完成相应监管法规的拟定和修订工作。虽然现在来看,国内很难在短期内达到巴塞尔协议新标准,但从长远看,国内金融业分步骤地实行。

    依据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指导建议》统筹考虑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需要,设定了三个层次的资产充足率监管标准:一是三个最低资本充足率需要,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高于5%、6%和8%。二是引入逆周期超额资本需要,三是系统重要程度银行的附加资本需要,暂定为1%。

    2、金融国际化对国内金融监管的启示:

    在国内,因为商业银行损失筹备计提紧急不足,因此致使估计的资本充足率紧急偏高。除此之外,对资本充足率偏低的银行,没明确的监管手段,并在很多方面放宽了标准。这类问题是致使国内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明显偏低的主要原因。随着着金融国际化发展势头,各国都在不断地对金融监管进行调整,合适国情的、有效的监管框架是促进金融体系稳健进步,维护公众的信心的重点。国内现有些金融监管在开放进步中应一些做必要的调整,加大和改进金融监管的对策有:

    1、监管理念、内容、办法和方法等方面的革新:

    监管活动应从事后被动处置向事前预警防范转变;拟定健全的法律法规,规范监管行为;从重视金融机构外部监管向重视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及加大行业自律转变,达成社会联动监管;树立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转变控制金融风险的思路,从现在以防范风险为主的监管向支持金融革新与防范风险并重的监管转变。

    2、加大监管机构间的协调配合:

    加大综合监管力度,不断提升整体监管的水平和效率,从整体上减少监管本钱。提升防范和解决金融风险的能力。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应相互协调、相互支持,对有的业务和有的范围应当推行联合监管和综合监管,要充分发挥银、证、保之间有效的政策协调的信息共享机制有哪些用途,从整体上减少监管本钱,提升和防范解决金融风险的能力。

    3、健全金融法律体系,为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对同一进步阶段的不同经济体而言,立法之后会使其在国际角逐中处于不利地位并付出高昂本钱。如不尽快健全国内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填补金融监管的法律空白,外资金融机构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卓越的出色人才,大概发现法律漏洞乘虚而入,从而引发恶性行业角逐,影响金融秩序。

    4、在分业监管的基础上,为最后的同一监管创造条件:

    打造有效的金融金融监管体系是一国金融健康运行的必要首要条件。但一国选择何种金融监管体系模式或金融监管体系变迁的路径则取决于其经济、金融运行的内外部环境。在西方各国监管的进步的进步中,英国、美国的金融监管最具备特点。特别是监管机构和监管内容的变化最能反映出金融监管规范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加入WTO后,一方面,国内金融业将愈加多地开始根据国际惯例进行风险管理;其次,国内金融业将会面临外资金融机构全方位的角逐和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各金融机构就需要采取肯定的手段和对策,不只应该注意各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的提升,更应该注意其安全能力的保障,因此,新时期下金融机构业务,需要国内的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能力的与时俱进,更需要国内的货币金融统计工作加大金融稳健统计的基础,为提升金融体系稳定性、防范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加大金融体系对抗风险的能力做好充分的筹备。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